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形容文艺作品优美且通俗易懂,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的人都能欣赏。
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形容文艺作品优美且通俗易懂,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的人都能欣赏。
拼音: yasugongshang
拼读:衣(yi1)啊(a3),雅(ya3)|思(si1)无(wu2),俗(su2)|哥(ge1)瓮(weng4),共(gong4)|诗(shi1)肮(ang3),赏(shang3)
五笔: AWAI
语法:
语法: 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这部电影,幽默风趣,贴近生活,~,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0】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1】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2】这部电影,幽默风趣,贴近生活,雅俗共赏,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3】她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和喧哗的消费文学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4】冀派内画的主要特点是立意深远,气韵生动,布局巧妙,线描设色浑雅丰富,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5】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
【6】这台节目,有声乐也有歌舞,还有曲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7】这影片雅俗共赏,上座率当然高了。
【8】怎样才能雅俗共赏才好。
【9】他的画雅俗共赏,因此很受大家欢迎,销路甚好。
【10】这部小说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11】春晚的小品真是雅俗共赏。
【12】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13】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历朝历代的文人和艺术家为节日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文,这样中国的传统佳节便以其深远的文化遗产而达到雅俗共赏。
【14】中国的民族歌剧,尽管不像西洋歌剧那样阳春白雪,但她同样引人入胜,而且能够雅俗共赏。
赏一劝众 -> 众望所归 -> 归之若水 -> 水宿山行 -> 行同能偶 -> 偶烛施明 -> 明刑不戮 -> 戮力壹心 -> 心慈手软 -> 软弱无力 -> 力均势敌 -> 敌众我寡 -> 寡不敌众 -> 众目共视 -> 视如珍宝 -> 宝马香车 -> 车量斗数 -> 数米量柴 -> 柴天改玉 -> 玉润珠圆 -> 圆颅方趾 -> 趾踵相接 -> 接二连三 -> 三汤两割 -> 割肚牵肠 -> 肠肥脑满 -> 满纸空言 -> 言信行直 -> 直言无隐 -> 隐鳞藏彩 -> 彩云易散 -> 散兵游勇 -> 勇猛果敢 -> 敢为敢做 -> 做张做势 -> 势如破竹 -> 竹篮打水 -> 水流花谢 -> 谢家活计 -> 计出万全 -> 全受全归 -> 归心如箭 -> 箭在弦上 -> 上方宝剑 -> 剑及屦及 -> 及宾有鱼 -> 鱼网鸿离 -> 离经辨志 -> 志高气扬 -> 扬清抑浊 -> 浊泾清渭 -> 渭阳之情 -> 情深骨肉 -> 肉食者鄙 -> 鄙俚浅陋 -> 陋巷箪瓢 -> 瓢泼大雨 -> 雨顺风调 -> 调良稳泛 -> 泛泛之人 -> 人欲横流 -> 流移失所 -> 所向无敌 -> 敌力角气 -> 气壮胆粗 -> 粗衣淡饭 -> 饭蔬饮水 -> 水火不辞 -> 辞严谊正 -> 正色直绳 -> 绳墨之言 -> 言中事隐 -> 隐忍不言 -> 言简意深 -> 深仇大恨 -> 恨相见晚 -> 晚节不保 -> 保残守缺 -> 缺衣少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