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反]捕风捉影。
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反]捕风捉影。
拼音: erwenmudu
拼读:耳(er3)|乌(wu1)恩(en2),闻(wen2)|摸(mo1)悟(wu4),目(mu4)|的(de1)五(wu3),睹(du3)
五笔: BUHH
语法: 谓语
语法: 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鲁迅先生的作品写的大多是~的事。
【0】我从乡下跑到京城,转眼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很不少。
【1】我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兴旺发达。
【2】鲁迅先生的作品写的大多是耳闻目睹的事。
【3】小华出身书香门第,耳闻目睹也爱上了读书。
【4】这些时日来,元翩鸿经过耳闻目睹并深思熟虑,把苏博远和述永业等人的关联已经调理清晰。
【5】这些年耳闻目睹的文坛轶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6】这件事是我耳闻目睹,确凿不移。
【7】这件事可是我耳闻目睹了的。
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
睹着知微 -> 微言大谊 -> 谊不敢辞 -> 辞严气正 -> 正理平治 -> 治国安邦 -> 邦家之光 -> 光彩夺目 -> 目别汇分 -> 分茅胙土 -> 土崩瓦解 -> 解衣衣人 -> 人事代谢 -> 谢庭兰玉 -> 玉减香消 -> 消息盈冲 -> 冲昏头脑 -> 脑满肠肥 -> 肥鱼大肉 -> 肉朋酒友 -> 友风子雨 -> 雨顺风调 -> 调良稳泛 -> 泛滥成灾 -> 灾难深重 -> 重裀列鼎 -> 鼎足而三 -> 三瓦两巷 -> 巷尾街头 -> 头没杯案 -> 案牍劳形 -> 形只影单 -> 单枪匹马 -> 马不解鞍 -> 鞍马劳顿 -> 顿脚捶胸 -> 胸有鳞甲 -> 甲冠天下 -> 下气怡声 -> 声势浩大 -> 大题小做 -> 做神做鬼 -> 鬼工雷斧 -> 斧破斨缺 -> 缺口镊子 -> 子为父隐 -> 隐恶扬善 -> 善罢干休 -> 休戚是同 -> 同气连枝 -> 枝词蔓语 -> 语笑喧哗 -> 哗世取名 -> 名公巨人 -> 人非木石 -> 石破天惊 -> 惊惶失色 -> 色丝虀臼 -> 臼头深目 -> 目动言肆 -> 肆无忌惮 -> 惮赫千里 -> 里丑捧心 -> 心雄万夫 -> 夫贵妻荣 -> 荣古陋今 -> 今昔之感 -> 感戴二天 -> 天崩地解 -> 解衣包火 -> 火烧眉毛 -> 毛发耸然 -> 然糠照薪 -> 薪尽火传 -> 传经送宝 -> 宝刀未老 -> 老大无成 -> 成竹在胸 -> 胸中鳞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