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钉子 pèng dīng zi
(动)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碰钉子 pèng dīng zi
(动)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拼音: pengdingzi
拼读:坡(po1)鞥(eng4),碰(peng4)|的(de1)鹰(ying1),钉(ding1)|资(zi5)
五笔: dqbb
语法:
语法:
【0】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
【1】碰钉子的事在所难免,我们要迎难直上,勇于克服。
【2】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3】不熟悉情况,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号施令,这样做工作没有不碰钉子的。
“碰钉子”其由来有两种:一是说封建时代的衙门、官宦人家宅邸的大门上都有“门钉”,老百姓常在这地方受制于人,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被却之门外,谓之“碰了钉子,或说“碰了一鼻子灰”。元杂剧《西厢记·寺警》一折:“我撞钉子,将贼兵探知。”可见元代时已有“撞钉子”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