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 chéng shàng qǐ xià
持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
承上启下 chéng shàng qǐ xià
持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
拼音: chengshangqixia
拼读:吃(chi1)鞥(eng2),承(cheng2)|诗(shi1)盎(ang4),上(shang4)|七(qi1)蚁(yi3),启(qi3)|西(xi1)衣(yi1)啊(a4),下(xia4)
五笔: BHYG
语法: 定语
语法: 《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孔颖达疏:“故君子慎;不失色于人者;并结前义也;故;承上启下之辞。”
在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我对~的语句的位置总是划不到位。
【0】第三段承上启下,是过渡段。
【1】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
【2】在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时,我对承上启下的语句的位置总是划不到位。
【3】按照固定的程式来教作文,比如开门见山、先抑后扬、承上启下这些套路。
【4】元代缂丝在宋与明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缂织技术上没有大创新,但内容题材方面有所拓展,为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5】管它什么文字公正语句通顺前呼后应承上启下的,我就随心写。
【6】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
【7】石峡古稻所呈现的籼、粳模糊性和分化状态特征,表明石峡古稻是我国栽培稻起源与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8】这段话在文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9】文章中常有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0】课文中的过渡句和过渡段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1】这一段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像你说的可有可无。
【12】这个段落写得非常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3】主持人台词有很多种称谓,但是归根结底就是贯穿在晚会整体的语言脉络,穿插在节目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调节气氛,增加氛围,为您的活动或者晚会锦上添花。好的主持人台词或主持人串词仍然是与主题及中心思想环环相扣,并在节目的名称和内容上发挥出语言特有的渲染之势。可以让节目更加生动,活动更加完美。
【14】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5】中层干部一方面要转达上级领导的旨意,另一方面要反映群众的意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6】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 ( chéng shàng qǐ xià )【解释】 承:承接;启:开启,引导,引出。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下情上达 -> 达官显宦 -> 宦海风波 -> 波骇云属 -> 属词比事 -> 事出有因 -> 因任授官 -> 官轻势微 -> 微乎其微 -> 微为繁富 -> 富家大室 -> 室如悬磬 -> 磬笔难书 -> 书缺有间 -> 间见层出 -> 出语成章 -> 章父荐屦 -> 屦贱踊贵 -> 贵而贱目 -> 目牛无全 -> 全神关注 -> 注玄尚白 -> 白头不终 -> 终始如一 -> 一苇可航 -> 航海梯山 -> 山林隐逸 -> 逸韵高致 -> 致远任重 -> 重迹屏气 -> 气味相投 -> 投桃报李 -> 李广未封 -> 封妻荫子 -> 子为父隐 -> 隐介藏形 -> 形单影双 -> 双喜临门 -> 门堪罗雀 -> 雀角鼠牙 -> 牙白口清 -> 清汤寡水 -> 水光山色 -> 色飞眉舞 -> 舞文弄墨 -> 墨突不黔 -> 黔驴之计 -> 计穷智极 -> 极武穷兵 -> 兵不污刃 -> 刃树剑山 -> 山枯石死 -> 死中求生 -> 生死之交 -> 交口称誉 -> 誉不绝口 -> 口齿伶俐 -> 俐齿伶牙 -> 牙牙学语 -> 语不惊人 -> 人定胜天 -> 天冠地屦 -> 屦及剑及 -> 及笄年华 -> 华屋山丘 -> 丘山之功 -> 功遂身退 -> 退食自公 -> 公才公望 -> 望峯息心 -> 心坚石穿 -> 穿房入户 -> 户告人晓 -> 晓以大义 -> 义不反顾 -> 顾虑重重 -> 重足累息 -> 息息相关 -> 关门打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