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

年号 nián hào

(名)帝王用以纪年的号称,如“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康熙”是清圣祖的年号。

详细释义

拼音: nianhao

拼读:讷(ne1)衣(yi1)啽(an2),年(nian2)|喝(he1)奥(ao4),号(hao4)

五笔: rhkg

语法:

语法:

近义词

朝代  

用年号造句

【0】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1】饱经忧患的沂王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改年号成化,成为大明王朝第八位皇帝。

【2】咸丰死后由皇子载淳即位,拟定年号为祺祥,并以八大臣顾命。

【3】居摄是西汉时期皇帝孺子婴的第一个年号。

【4】嘉庆是清朝的一个年号,在乾隆之后,道光之前。

【5】正始是三国魏齐王芳的年号。当时玄风渐兴,士大夫唯老庄是宗,竞尚清谈,世称“正始之风”。

百科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