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离子散

妻离子散 qī lí zǐ sàn

形容一家人被迫四散分离。

详细释义

拼音: qilizisan

拼读:七(qi1)衣(yi1),妻(qi1)|了(le1)姨(yi2),离(li2)|紫(zi3)|思(si1)按(an4),散(san4)

五笔: GYBA

语法:

语法: 《孟子·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例句

在旧社会,受灾的农民~,无家可归,到处逃荒。

用妻离子散造句

【0】这场战争,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旧社会叫人民妻离子散,朝不谋夕,新社会使人不再含悲忍泪。

【2】在旧社会,受灾的农民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到处逃荒。

【3】战乱使他们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4】本来是个美满家庭,就因他吃喝嫖赌样样来,弄得妻离子散,这不是自作自受吗?

【5】那年头兵荒马乱的,不知有多少妻离子散。

【6】没有硝烟战争横尸遍野,没有悲欢离合家破人亡,没有妻离子散山河破碎。

【7】战争搞得他妻离子散。

【8】在旧社会,人民妻离子散,生命朝不保夕。

【9】过去在抗战时候,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10】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害得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1】那年我生意失败,加上妻离子散,生活极为狼狈不堪。

【12】玩冰,透支身心,刺激损伤神经,非死即疯,非疯即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最终结局。

【13】一个上班族平时对老婆逆来顺受,别以为这样就能维系家庭关系,最后他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

百科

与妻子分离,被迫和子女分散。比喻一家人被迫分离四散,常与“家破人亡”一起用 。《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